202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与经验分享!新手必看!

 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大部分家长和考生都是第一次,相信不少家长填报时都会纠结:考生成绩XXX分,能上什么大学?其实高考志愿填报并不难,只要理清报考思路,志愿填报绝不是问题。

  小编将用最贴近生活的案例,帮您生动形象揭示高考志愿填报四要素!走心的高三家长记得好好看呀!

  志愿填报四要素

  其实买房和我们一直倡导的高考志愿填报极其相似,本文就将“报志愿”PK“买房”的方式帮大家进行一下对比分析,使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志愿报考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。

  01看口袋VS估分数

  买房前,肯定要先看看自己的家底有多少了,这个家底就代表着一定的经济承受力。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力来决定买多少价位的?哪个地段的?什么配置的?全款买还是贷款买?贷款的话,首付交多少?贷多少?等等,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建立在看自己口袋,摸清自己家底的基础之上。

  高考志愿填报之前,很多高三家长处于摸清孩子分数或者实力的这样一个环节。几次模拟考试,孩子的成绩水平大致都有数了。上心的高三家长都开始要考虑这个水平大致能去哪些学校?学哪些专业?抛除成绩不说,自家孩子想去哪里读大学?想要读什么专业?想去的和能去的之间的差距怎样去弥补?等等,这是做好孩子高三升学规划之前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。

  02挑区域VS选地区

  选房一般在定居的城市的各个城区进行筛选,选大学则是从全国各地进行选择。同理,购房时,谁都希望能以最合适的价位买到交通便利、基础设施配备齐全、生活方便、环境舒适的地段的房子。但是,能不能买,还得看经济承受能力。

  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如此。通常来说,天南海北(天津、南京、上海、北京)谁都想去,北上广的名校、重点大学特别多,武汉、厦门、杭州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、西安等也是考生争相报考的福地。但是能不能去还是要看分数!

  03观户型VS选院校、挑专业

  购房时,也要事先考虑一下,到底是买个繁华地段的普通房,还是买个几环开外的豪景房?为了孩子的未来,到底是该买学区房,还是该买改善性住房?养老房?物业、楼层、绿化、配套等等,都要依据个人经济承受力来决定。

  高考志愿填报时,到底去“双一流”、985、211的普通专业?还是普通院校王牌专业?去二、三线城市的“双一流”、985、211读书?还是一线城市的非985、非211读书?去名牌大学的外地校区读书?还是去重点大学的校本部读书?想想就头大,因为分数就在那里摆着!

  04升值空间VS就业前景

  买房时,也是要考虑到房子的日后升值潜力,未来再换房方不方便等因素。还要综合考虑未来几年房源周围的市政规划、商业配套的建设等等,然后再决定拿下哪个楼盘。

  选择院校与专业也是如此。要考虑目标院校在业内的就业认可度,专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与就业空间等问题,唯此,才可以有效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。